一个阿里P7的职场六年

一个普通本科毕业后,辰宇进入了互联网行业,成为了一名大厂的管理培训生。此后 2 次跳槽,6 载浮沉,先后经历了 3 家大厂,现就职于阿里集团,是一个 P7。

我想很多人都和我一样对互联网行业有着好奇,于是采访了他,试图用单薄的文字走近一个一线互联网从业者的职场六年。

1

2014 年,通过校园招聘,辰宇成为了携程的一名管理培训生。

管理培训生(Management Trainee),是企业“以培养未来领导者”为主要目标的招聘项目。

携程的”管理培训生“为期一年,头 2 个月是企业文化培训及各事业部分享,帮助管培生们对公司建立一个比较整体的了解。

第 3 个月开始,管培生们需要以 3 个月为周期,轮岗不同部门的岗位。每 3 个月期满,则进入下一波轮岗。个别管培生会因为轮岗期间找到了喜欢的部门,从此留在那个岗位,辰宇却满打满算经历了 3 轮轮岗。

第一个岗位是在市场部,工作内容主要是带领实习生及外包团队,推进企业公关活动/宣传/落地执行事宜。岗位带有一些销售性质,由于性格原因,辰宇觉得这份工作不是特别适合自己,三个月期满,他进入了下一个部门。

第二个岗位是一个事业部的客户经理,每天需要西装革履,去到合作企业相关部门提案,通过复盘甲方订购服务的数据分析,给到甲方一些合作建议。

我问辰宇提案时会不会犯怵?作为一个刚毕业不久的“菜鸟”,在客户面前可能会镇不住场子。

辰宇说不太有这方面的顾虑,一是互联网行业整体节奏快,对人的要求高;二是分配给到新人的企业往往是中小型的公司,难度不会很大;第三,客户往往是抱着一个“听取建议”的心态,而不是来 Challenge 你。

轮岗期满,辰宇进入了第三个岗位:产品经理。

大企业一般有很多业务线,辰宇这次负责的是相对重要的一条,也是业务逻辑相对复杂的一条。

由于缺乏相关背景知识,辰宇遇到了一些困难,需要花很多时间研究这些背景知识,熟悉集团内部极其复杂的产品;另一个困难是对接的业务团队很资深,在新人对业务缺乏了解的情况下,容易被对方牵着走。

幸好辰宇运气不错,他的 leader 是一个非常资深的产品经理,帮他抗住了大部分的外部压力。另一方面,与辰宇合作的开发负责人与他差不多同一时间进组,一起经历了对业务逻辑的理解与成长,在技术上给他很多支持,因此他没有遇到“产品经理与程序员水火不容”的困境。

有了直属上司与对口开发团队的支持,辰宇只需专注在手头的事情就好。他的日常工作主要分为 2 个部分:

  1. 基于现有的系统功能,收集业务需求,判断需求优先级,输出 PRD(产品需求文档),跟进需求上线。

  2. 从效率的角度出发,开发新功能,以现有的人力 Cover 更多业务,甚至缩减一部分人力,最终帮助企业达到“节流”获取更多利润的目的。

  3. 个月下来,辰宇觉得产品经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能,TA 对逻辑的要求比较高,需要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思路;对外则需要与不同职能的同事合作,说服他人;同时非常贴近业务,有一定的主动权,有机会成长为一个综合实力强劲的人。

辰宇觉得这是适合他的工作,他成为了一名产品经理。

离开携程则是一个偶然,由于内部架构调整,原先配合很好的合作方包括老板相继离开,对于初入职场不久的他来说,影响有点大,辰宇觉得他没有办法接受这个变化,也选择了离开。

2

辰宇的第二家公司是美团,同样是“产品经理”一职,负责 2B(To Business)企业级业务。

作为大公司,美团与携程都有一些大公司的通病,需要花很多时间来内部沟通。同时作为产品经理,辰宇需要在工作中展现他强势的一面,去争取资源,Push 团队,进行一些协调工作。

在辰宇看来,两家公司的不同点在于:在携程,他接触的都是一些资深人士,更多时候是在向同事们学习。而在美团,周边的年轻人更多,团队氛围也相对更活泼。

在美团的 2 年,辰宇学到了很多方法论层面的东西,产品能力有了一个比较大的提升。2 年后,他再一次因为团队变动的原因离开了美团,进入了阿里。

3

坊间一直流传着马云爸爸“996 是福报”的箴言,我问辰宇是不是 996?

他说不是,至少他所在的部门不是这样,他们部门是 10-11-5,即每天 10 点上班,11 点下班,一周 5 天,但其实很多时候都要保持钉钉在线的状态。

在这一份工作中,辰宇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。这种压力来自两个方面,一方面是身体上的,每天 13 个小时高强度的工作,会有一些身体上的疲劳。更多的压力则是心理上的,心累。

每一个阿里人都有着各自的“KPI”,身边的每一个人也都像打了鸡血一样,向着各自的“KPI”奋进。当身处这样一个激进的结果导向的氛围中,每一个人都像陀螺一样高速旋转。

我问辰宇:你适应吗?你好像不是一个很野心勃勃的人。

辰宇说:习惯了,毕竟收入不错,自然就要多付出一些东西。

我:年龄的天花板是否存在?

辰宇:年龄在互联网行业比较敏感,虽然没有明文规定,但互联网对年龄的要求的确比其他行业要高。一方面是因为巨大的工作强度,需要年轻的身体去扛;另一方面因为互联网行业在不断创新求变,需要新鲜血液输入。

辰宇说,身边的同事大多是 85 后到 90 初,大家或多或少都有着年龄的焦虑。但在他看来,这对于年轻人来讲也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,如果你有想法且能落地,自己有能力,就能得到相应的回报。

我:对自己的发展满意吗?

辰宇:还不错,可能超过 80%的同龄人(我觉得他谦虚了),主要是因为行业选对了,2014 年互联网行业还没有现在这么热,同一批入行的同学大家发展都差不多,不是有一句话说了吗?“站在风口,猪也能飞起来”。另一方面就是运气好,每次都遇到了很好的 leader,发展比较顺利。

我: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向往互联网大厂,对他们有什么建议?

辰宇:大家可能主要是看中互联网的高收入,建议还是认清自己想要什么,如果想要高收入的话,可能要以很长的工作时间来换取收入。当然,长远来讲,互联网是一个不会出错的选择。

对于天资不十分优越的人来讲,建议优先选择大平台,因为大平台一般有一些比较厉害的同事,可以从他们身上学习,让他们先对你“输入”。大平台的另一个好处就是高起点,以后发展跳槽都比较方便。

但是有一点要注意:不要频繁跳槽。

很多互联网从业者都是一年一跳,跳槽也确实能够在短期带来 level、薪水的提升,但是在职场发展初期,建议多干几年,沉淀一下。

他的每一份工作都做了比较久的时间,尤其是第一份工作,做了 3 年,他觉得这份工作给他打了一个比较好的基础,证明了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稳定性,之后跳槽就比较从容。

如果频繁跳槽,能力上没有提升的话,可能薪水涨个 2 千,这没有太大的意义。稳定一些,专注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,才会有一个比较大的飞跃。

回想自己的两次跳槽经历,辰宇觉得都拿到了他想要的东西,职级、薪水都有了一个提升。但是他两次跳槽都是因为外部的环境变了,自己不适应了,因此选择了跳槽,某种意义上,也算是一种逃避。如果再给他一次机会,他不会再因为人事变动而跳槽,而是会直面新的压力,接受新的磨砺。

至于下一次再跳槽,他会想清楚自己的底层需求是什么?有可能是 Work-life-balance,或者其他的什么,除非能解决根本需求,否则他不会轻易跳槽。

谈及未来的规划,辰宇说他会工作到 30 岁,趁年轻的时候拼一拼,然后想去留学念个书,这不是职场对他的要求(互联网对学历的要求不像其他行业那么高),而是他自己对自己的要求。因为本科学校比较普通,自己心里始终有一个“名校情结”,还是希望圆满一下自己的心愿,开阔一下视野,那个时候经济上也会有一些积累,可能会更加从容。

感谢辰宇接受采访及无私分享,希望本文对想进入互联网行业的人有一些帮助。

Discussion and feedback